如此我信

 

默度餘生:如此我信            二零二三年九月十一日

如此我信(一)

人生無聊,日子更無聊,就復工吧。但俗事繁雜,稍後又「家有要事」,所以不能作太長遠的打算,於是,就寫一輯「短篇」,預計只有三篇。

本輯的「結構」也很簡單,就是首先舉出一個十分典型的「反面教材」(即今天的引文),然後借題發揮,作出一些回應與感想。

諸君若能連上原視頻,並且足夠無聊,可以連上把它完整聽完。抱歉的是,我雖無聊天下無雙,但也頂唔順,只能首七分鐘左右一字不改不減直錄於下,其他則只能跳著聽更跳著錄。至於會否「斷章取義」,大家自行判斷。

……

這個系列我們在談跨出安全的領域,那就是讓我們的生命可以更有效的來擴張。那我今天要來談談戰勝對未來的懼怕。

面對未來這個議題,我們難免會有很多的忐忑不安,我們也有時候充滿了期待,覺得未來應該會更好,但是有時候遇到一些的挫折,也想到很多的困難,又很怕萬一沒有達到我的期待,那自己又會再一次的受到很大的挫折。

原來我們的生命本來就是對未來充滿很多的不確定的這種感覺,再加上現在大環境上面真的讓我們更加的困難。我想這個新冠的這個病毒,整個在——雖然台灣控制得還好,但在全世界各地,每每創新高。所以這是讓我們覺得非常擔憂的事情。

那我看上一集的商周裡面,特別也有提到今年從三月到七月,全台灣的職場的工作量比去年同期少了四十六萬個全職工作的工作量。那對於社會新鮮人來講,今年少掉十四萬個工作機會。因為這個經濟的影響,所帶來的這種職場的沖擊是非常大的。而且它預估不是只有今年,未來可能延續,幾年之內,這個沖擊的影響都會繼續的存在。

好,那麼看完這一些的大環境,還有我們平常對未來,就是充滿忐忑不安的心,更加的嚴重。所以如果這樣子看起來,我們如何能夠戰勝對未來的恐懼,特別處在我們現在這個處境的時候,我們真的覺得充滿了挑戰,未來充滿了不定數。

但是你也知道,如果一個人對未來是充滿恐懼的話,那麼他一定沒有辦法有效的開創他人生的新局,他沒有辦法有效的展開,他人生更擴大的影響力。

所以今天我們來看看,怎樣從聖經來看,我們可以跨出我們生命的安全領域,我們對未來可以沒有被恐懼所淹沒,我們對未來是充滿信心。

今天我讀的主題經文,這是指亞伯拉罕,我們今天看到亞伯拉罕,聖經說他因著信,他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希伯來書在這地方特別在描述說,他要出去的時候,往哪裡去,他出去的時候還不知道。

我要用亞伯拉罕——這個系列我們要多次提到亞伯拉罕,因為我覺得亞伯拉罕是一個生命大大擴張的一個人。他本來是一個七十五歲的很一般的老人,家裡面有一點事業,大概就是這樣子。但他後半段,從七十五歲之後的人生,他的人生大大的被神擴張。但是他也是跨出他生命中的安全領域。那但是我今天要提到的特別的一個核心重點是,那為什麼亞伯拉罕不怕呢?他出去的時候要去哪裡都還不知道,為什麼他那麼有把握呢?為什麼那麼有安全感呢?難道他對未來沒有任何恐懼嗎?

好,這個就是我想今天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為什麼亞伯拉罕似乎對未來沒有那樣子的恐懼?事實上,是的,如果你注意看聖經,亞伯拉罕他能夠不知道要去哪裡,還敢這樣子走出去,事實上很簡單的一個事情,就是亞伯拉罕他就是相信神給他的應許。神告訴他,跟他說,祂要借著亞伯拉罕使萬國因他蒙福,所以他要出來,讓上帝帶領他人生的道路,就是這樣子而已。然後亞伯拉罕就相信了,然後就做,就這樣子。你說,這樣,神講一下,他就信;是,他就相信了,神一講,他就相信了;是,神一講,他就相信了;就這樣子,就這樣子。

這就是亞伯拉罕他有一個非常單純的信心。

我今天要講,如果我們要對未來沒有恐懼,也許我們的信心沒有亞伯拉罕這麼大,但是這是一個唯一的一條路,讓我們可以對未來戰勝恐懼。

但是我今天要提的就是說,其實我們有遠比亞伯拉罕更多的啟示,亞伯拉罕可能領受到神跟他講的一些話,然後他就相信,他就走了,就做了。今天我們不僅僅領受神給我講一點話,今天是按照新約聖經,我們擁有比亞伯拉罕更豐富完整的啟示。

第一個,我們有耶穌基督(請你跟我說「有耶穌基督」)。耶穌基督是歷史上真實的人物,祂真的從死裡復活,兩千年來的人類歷史深受祂影響。耶穌基督今天在信的人身上,住在他們的心裡面。我們有主的生命在我們的裡面,還有有聖靈的內住(請你跟我說「有聖靈的內住」)。聖靈按照耶穌所說的,應當我們信的時候住在我們的裡面。

嚴格講起來,亞伯拉罕的時代還沒有這個東西,他只是有上帝的話語而已。我們今天不只有上帝的話語,我們有基督的生命,還有聖靈的內住(請你跟我說「我比亞伯拉罕強太多了」)。那如果亞伯拉罕可以這樣子,那麼我們,也許我們信心沒有他那麼厲害,但是我們信心小一點,可是我們的基礎比他雄厚太多了。那麼在這個基礎裡面,我們也可以跟亞伯拉罕擁有同樣的信心。

如果他可以因著信,他就可以對未來沒有懼怕,那麼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因著相信,我們至少知道三件事情,所以我們對未來沒有懼怕。

第一個,我們知道神可靠的應許,使我對未來可以充滿美好的盼望。……我要講的就是說,神是用祂的話語創造世界,也用祂的話語立定歷史的走向,那麼如果是這樣子,你要對神的話語有信心,對神的應許有信心,這是你對未來能夠戰勝恐懼,第一個很重要的根基。

第二個很重要的根基,就是你要相信神掌管未來。如果神掌管未來,你願不願意來跟隨神對你的引導?我想這就是,我今天要鼓勵大家的地方。如果我知道神的應許可靠,而且神也掌管未來,那麼我願意跟隨神的引導,就好像亞伯拉罕一樣,神引導祂,祂就跟隨神,就這樣子。

還有一個,最後最重要,因為神是充滿慈愛的。我們的神不是一個捉弄人的神,我們的神不是一個虐待人的神,以此為樂,好像羅馬皇帝。……祂很愛你,祂對你的生命有一個美好的想法,祂很想祝福你,這就是我們的神的本質。如果是這樣子,你願不願意讓神帶領你。……

我覺得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講,為什麼可以對未來沒有懼怕?神祂的應許,祂發誓過的應許,祂不能改變,祂不能說謊。還有神祂掌管未來,祂對我的未來有祂美好的計劃,那我為什麼不跟隨祂?再來,這個神是好神,是一個充滿慈愛的神,祂的愛無法受到任何的隔絕,可以臨到我的身上。……

有時候我們想象未來,是今生的未來式。我相信神對我們的生命當中,都有一個最美好的計劃,如果我們願意放下以前的錯誤,或者失敗感,我們願意再次的相信神,跟隨神走前面的道路,那麼神將為我們預備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但是最重要的未來是什麼?

最重要的未來是有一天我們會見祂的本相。祂會用祂的本相來跟我們見面。……是,神的存在的本相本質是跟人不一樣的。但是聖經竟然跟我們說,我們有一天,我們要像祂,而且可以跟神面對面的看見祂的本相。你知道這意謂著什麼?請問意謂著神改變,變成我們脆弱的人?還是我們變強大,像神一樣的強大?我告訴你,是後者。……

……

看/聽出些什麼沒有?容後分解。

 

 

 

默度餘生:如此我信            二零二三年九月十三日

如此我信(二)

早前提過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片中,有兩句詩出自高適的口,單就劇情來看,會誤以為是高適寫給李白的(我甚至疑心編劇「有意」誤導),其實不然,那是高適寫給一個叫董庭蘭的樂師朋友的無聊按此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二首》(其一)

但看罷電影,我卻很感覺到,不論就「劇情」講,就「真實的人生」講,人間的真情實相——或說「詩人宿命」——恐怕是倒過來的:

莫道天下皆識君,恐無一個是知音!

天下人間,但凡真心、真實嚮往「詩與遠方」的人,都鮮有知音;而真正的先知都是「詩人」,且是最嚴格意義上的詩人——還有誰比他們預言得更「遠方」呢?所以「先知宿命」是「詩人宿命」的強化版。

不過,最「宿命」的,恐怕還是天父上帝。

按照我早前聲稱的本輯日誌結構,今天我應該隨即分析上面引述那篇「講道」,卻是怎麼忽然又「感觸」起來?

我們基督徒,開口閉口,都很曉得說「聖經是上帝的話語」,但請動心動肺想想,我們自己「人的話語」都難以有真知音,何況「上帝的話語」?

諸君且看,那位「牧師」怎麼胡說八道,怎麼把聖經啟示的「信」解到不只離天萬丈,更背道而馳以至於生死殊途,我們就都該知道,「莫道天下皆識君,恐無一個是知音」這句話,恐怕最適用在天父上帝身上。

我既為父親,尊敬我的在哪裡呢?

—— 瑪 1:6

……

「信」是何物?

言歸正傳。先來點「語理分析」。

單單看這個標題——「戰勝對未來的懼怕」,就知道,這位牧師完全不懂得(要不是故意扭曲的話)聖經所說的「信」為何物。

首先,閣下得把所有「字典釋經法」丟進垃圾桶裡,不要跟我咬文嚼字,說什麼在「聖經原文」(希伯來文、亞蘭文、希臘文)裡面,這個「信」字是怎麼解怎麼用的。這不只沒屁用,更足可把你引進死路甚至地獄裡去。

同時,你還得把所有「常識釋經法」也一併丟進垃圾桶裡,不要拿你的常識推論或任何自作聰明的「人間學理」來「解經」。這同樣沒屁用,更足可把你引進死路甚至地獄裡去。

既以亞伯拉罕的蒙召作為「信心典範」,又以希伯來書 11:8 作為「主題題文」,那麼,這「信」或說「信心」就只得一種合法解法,就是把它放回到它的經文脈絡裡去來解讀。

大而化之,最起碼的脈絡必需包括——

第一、亞伯拉罕的蒙召記載(或說發生)於創世記第十二章,那麼,創世記一至十一章就很可以合理地被認定為這個呼召的「背景」,順理成章,亞伯拉罕的「信」(遵命出去),也必要放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上來理解,而非硬塞什麼「原文字典」的解釋進去,更不是依據牧師們隨口比附的什麼「新冠疫情」或「經濟不景」等等所謂「大環境」,以至今天一街都係的「常識心理學」(例如什麼「走出安舒區」),來亂講混解一通。

第二、「主題題文」引自希伯來書十一章(是極著名的「信之章」),那麼就必要放進整個「信之章」的內容、結構與信息裡來一併解讀,絕不能把它「抽出來」,然後憑常識隨己意亂講混解一通。

總之,你若沒讀通讀懂「創一至十一章」及「來十一章」(這是最低要求),絕不可能正確理解感應聖經啟示的「信」為何物——這「信」何以能稱義?何以能得救?最關鍵是,何以能得上帝喜悅?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

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

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 來 11:6

……

再來看看這個標題——「戰勝對未來的懼怕」,把「信」(信心)理解為「戰勝對未來的懼怕」的某種能力與德性,這分明是「常識心理學」的說法,聖經啟示與我們的「亞伯拉罕的信心」,不過就是這麼一回事嗎?

這好像是說:

上帝不知怎地,忽然召喚亞伯拉罕「跟祂(或說按祂指引)出去幹一番大事業」,亞伯拉罕呢,就「因著信」,即有某種「戰勝對未來的懼怕」的能力與德性,「遵命出去」了。至於亞伯拉罕何以能「信」,據牧師的所謂「解經」,是因為上帝不說謊,上帝有能力,而且上帝好愛你,云云。

但請你用點心肝肺腑,再讀一遍創一至十一章及來十一章(自己「做家課」吧,沒人能替你做家課),告訴我,你哪隻眼睛看見「上帝召喚亞伯拉罕跟祂出去幹一番大事業」?

我完全看不出來!

我看到的,明明是「天父呼召他回家並且帶人回家」

地上萬國必因你的後裔得福……

—— 創 26:4

這應許只能這樣解。

……

此信不同彼信

人同人的靈魂不相通,神跟人的更難,看,就這麼一個「信」字,都可以各自演繹各自表述,各說各話各走各路。

此信豈同彼信:

亞伯拉罕當然是「信」上帝,

但不是信上帝能給他「成就一番大事業」,

而是信上帝會「給他(們)一個家」

你引來 11:8 做「主題經文」,怎可能架空以下經文反映的「中心思想」: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14 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15 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16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

—— 來 11:13

希伯來書、創世記以至一整本聖經,說著的,究竟是「開拓事業的信心」(加上個「為上帝」只是猥瑣狡詐的自欺欺人更欺神,罪加一等),還是「回家的信心」

(唉,要是閣下還是不能看出「這兩種信法」不只有大不同,更生死殊途,那麼拉倒,你就不要讀俄網了,浪費你時間。)

費點心肝想想,「出去開拓事業」,這樣做,「投資有風險」喲,語理分析地說,那自然需要「戰勝對未來的懼怕」那種「信心」;但是,現在聖經說著的,卻明明是「回家」啊,是「爸爸喊你回家」啊,請告訴我,對應這種「呼召」,需要的,該是怎麼樣的一種截然不同甚至洽洽相反的「信心」!

此信不同彼信,

某些所謂信心,

根本就是不信!

請不睡三天也要想通這句話。

 

 

 

默度餘生:如此我信            二零二三年九月十五日

如此我信(三)

大家回頭再看清楚,那位牧師(不,我疑心絕大多數「牧師」其實都這麼說)怎麼定義「信心」且是「亞伯拉罕的信心」:

這個系列我們在談跨出安全的領域,那就是讓我們的生命可以更有效的來擴張。那我今天要來談談戰勝對未來的懼怕。

面對未來這個議題,我們難免會有很多的忐忑不安,我們也有時候充滿了期待,覺得未來應該會更好,但是有時候遇到一些的挫折,也想到很多的困難,又很怕萬一沒有達到我的期待,那自己又會再一次的受到很大的挫折。

原來我們的生命本來就是對未來充滿很多的不確定的這種感覺,再加上現在大環境上面真的讓我們更加的困難。……

但是你也知道,如果一個人對未來是充滿恐懼的話,那麼他一定沒有辦法有效的開創他人生的新局,他沒有辦法有效的展開,他人生更擴大的影響力。

所以今天我們來看看,怎樣從聖經來看,我們可以跨出我們生命的安全領域,我們對未來可以沒有被恐懼所淹沒,我們對未來是充滿信心。

今天我讀的主題經文,這是指亞伯拉罕,我們今天看到亞伯拉罕,聖經說他因著信,他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希伯來書在這地方特別在描述說,他要出去的時候,往哪裡去,他出去的時候還不知道。

我要用亞伯拉罕——這個系列我們要多次提到亞伯拉罕,因為我覺得亞伯拉罕是一個生命大大擴張的一個人。他本來是一個七十五歲的很一般的老人,家裡面有一點事業,大概就是這樣子。但他後半段,從七十五歲之後的人生,他的人生大大的被神擴張。但是他也是跨出他生命中的安全領域。那但是我今天要提到的特別的一個核心重點是,那為什麼亞伯拉罕不怕呢?他出去的時候要去哪裡都還不知道,為什麼他那麼有把握呢?為什麼那麼有安全感呢?難道他對未來沒有任何恐懼嗎?

好,這個就是我想今天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為什麼亞伯拉罕似乎對未來沒有那樣子的恐懼?事實上,是的,如果你注意看聖經,亞伯拉罕他能夠不知道要去哪裡,還敢這樣子走出去,事實上很簡單的一個事情,就是亞伯拉罕他就是相信神給他的應許。神告訴他,跟他說,祂要借著亞伯拉罕使萬國因他蒙福,所以他要出來,讓上帝帶領他人生的道路,就是這樣子而已。然後亞伯拉罕就相信了,然後就做,就這樣子。你說,這樣,神講一下,他就信,是,他就相信了,神一講,他就相信了,是,神一講,他就相信了,就這樣子,就這樣子。

這就是亞伯拉罕他有一個非常單純的信心。

……

「就這樣子」?

夠了,我真要問:亞伯拉罕的信心「就這樣子」嗎?

大家沒理由看不出,這位牧師說得最眉飛色舞最興高采烈的,是這兩個字——

「擴 張」!

他十足地以為,(所謂)信心就是人能否「大大擴張」並且終而有「大成就」的最根本、最內在的原動力,更把這「定義」完全套在亞伯拉罕的「信上帝」之上,以為「就這樣子」。

鬼話連篇!誤盡蒼生!

……

人畜無傷

大家回到創世記去,細看亞伯拉罕的「生平」,你哪隻眼看到他是一個有「大事業心」的人?我一點都看不出來。

先就「人品格局」說,亞伯拉罕,一方面自己「怕死」到兩次不認老婆,可另一方面,又「怕老婆」到被迫把小妾趕走,絕對「小男人」一名,哪像個有大事業心的大丈夫?

再說「出吾珥」這件事,卻見亞伯拉罕,一邊扶著老爸,一邊拉著侄兒,總是瞻前顧後,行動要不是慢吞吞(在哈蘭等到老爸過世),就是急就章(迦南一遇飢荒就逃去埃及),完全不似得我們的「宣教運動」那樣,有氣勢又有計劃。

到了迦南地,就是上帝「聲稱」給他的那片「應許之地」後,他卻是既不與羅得爭地,也不與當地人爭地,只曉得傻兮兮地「在應許之地作客」(這句話絕對有「語病」),聽候上帝渺渺無期的「應許兌現」,除了「象徵式」搭了幾座「壇」,我完全看不出他有任何「積極爭取」的行動。

亞伯拉罕明明是一個「人畜無傷」到離譜的人,天下人間就算其他人都有「事業心」,亞伯拉罕肯定沒有!

亞伯拉罕這個人,就連最起碼的事業心都沒有,他哪裡會想到什麼「開創他人生的新局」,還擁有相應的「戰勝對未來的懼怕」那種所謂「信心」?

這碼「解經」,不只胡說八道,更是顛倒黑白!

……

生死殊途:擴張VS回家

亞伯拉罕哪曾想過「擴張」,他只是想「回家」啊!

你動心動肺回到創一至十一章去,看清楚,最有「事業心」甚至「擴張心」的都是哪些人?

當然是:

——建造「人類第一城」的該隱!

——首創銅鐵利器等「高科技」的拉麥一家!

——號召全民共建「巴別」的寧錄!

牧師以為的,那種充滿「擴張意識」與「冒險精神」的所謂信心,不是更更更(此下一萬個「更」)適用在這些人身上嗎?

哪他們是「有信心」嗎?!!

按照聖經的絕對定義,這種「信心」根本是「不信」,是「原罪」,是最根本最內在的致死之罪。

……

只有一種信心

回到聖經啟示而非任何「人間小學」——包括各路惡俗可憎的「常識神學」,信心只有一種定義或說法,就是「回家的信心」。

毫無事業心,又怕死又怕事的亞伯拉罕竟然「蒙召」出去,那只得一個原因,就是他「想家想爸爸」,甚至「想瘋了」。

唉,創一至十一章,不就講著一個「家散人亡」的故事嗎?

我們人類本來有「爸爸」(天父)也有「家」(伊甸),卻因著種種變故,「家散人亡」了。亞伯拉罕一定自小就從閃甚至老祖宗挪亞的口中,聽聞過遠古的創世故事、伊園故事、洪水故事及巴別故事——這些不就是創一至十一章的內容麼,也是亞伯拉罕蒙召時的「背景」。

但要知道,挪亞的子孫有千千萬萬,甚至他們幾乎都聽過相同的「祖宗故事」,只是會像亞伯拉罕那樣,「聽進心裡」,甚至一生都嚮往「回到」我們祖先曾經生活過的那個「最初的家」(即來十一章說的「更美的家鄉」)的人,沒有幾人,甚至只得亞伯拉罕一個。

亞伯拉罕為什麼會「與人不同」呢?

標準答案,當然是亞伯拉罕「有信心」。

問題是,亞伯拉罕有什麼「信心」

是出去「擴張」的信心,還是起來「回家」的信心?

這種「回家的信心」,告訴我,它蘊涵著的是什麼「精神」,是「冒險精神」,還是「想家精神」?

你「回家」,要他媽的「冒險精神」來幹嗎?你「想家想爸爸」就足夠了。總之,「念父思家」之心,明明就是聖經給信心所下的唯一定義,別的說法全是鬼話全是異端。

……

半節經文

末了,我只解希伯來書第十一章中的半節經文:

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上帝話造成的。

—— 來 11:3 上

搞清楚,經文不是說:

我們信諸世界是藉上帝話造成的。

乃是說:

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上帝話造成的。

句式或「邏輯」是:

信 ——> 知道

就經文中的「信」字,大家把「牧師定義」套進去,就知道那不只狗屁不通,更是害人不淺:

我們因著有「冒險精神」(有「戰勝對未來的懼怕」的信心),就知道諸世界是藉上帝話造成的。

你講什麼?怎麼有這種「信」就會「知道」?這是他媽的什麼邏輯?

真相只可能「就這樣子」,「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上帝話造成的」這半節經文的「正確套法」該是:

我們因著「念父思家」(念念不忘「祖宗故事」),就知道(準確說是「記得」)諸世界是藉上帝話造成的。

信(信心)就是「念父思家」的心,有這樣的信心的人,並不追求「擴張」,他們只是想「回家」。

這種「真信心」自也跟什麼「戰勝對未來的懼怕」,不但一條毛關係都沒有,更且生死殊途。

想想「浪子」,他甚麼時最有「戰勝對未來的懼怕」的那種「信心」,還不就是他離家出走的當下嗎?反之,到他懼怕了,對自己能否「戰勝對未來的懼怕」完全沒有「信心」了,他的「另一種及反方向的信心」,即聖經啟示的「真信心」即「念父思家」的心,就出來或重新被喚醒了,於是,他便「起來回家」。

你使人歸於塵土,說:你們世人要歸回。

—— 詩 90:3

天父喊(呼召)我們「回家」,還不夠清楚嗎?

對,我們基督徒的確有一個「召命」,就是主耶穌差我們「往普天下去」,但是主差我們「去」幹嗎?是叫人「歸回」啊,而不是「越走越遠」,自己造還引誘人們一起造什麼建立「基督教文明」打造「基督教帝國」的春秋大夢!

都明白了沒有?

無限可悲的是,世人甚至「教會」,說著的「信心」骨子裡根本是「反信心」,只會叫我們更痴迷世界,更不想甚到抗拒基督再來與天國實現。

我們因著「不信」(不念父思家),就「不知道」(準確說是「忘記」,更準確說是「故意忘記」)諸世界是藉上帝話造成的。

認祖歸宗謂之「信」;忘祖宗父母則謂之「不信」。這「信」與「不信」便是人格最內在兩種截然「反向」的根性,決定你的生死殊途。

所謂亞伯拉罕的信心,實質是說,這些人有強烈的「認父歸家」的心志。

……

雙家記

諸君可見上帝給亞伯拉罕的呼召,有一個明顯的「矛盾」:

創 12:1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來 11:13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14 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

上帝叫他先離開「現在的家」,應許將來會給他一個「更美的家」

請看清楚想清楚,這樣的呼召,豈不就是——

「教唆別人離家出走」?

可是「教唆別人離家出走」這碼事情,魔鬼倒是先行者啊,牠在伊甸之初就曾這樣對始祖「暗示」過了。可如此一來,上帝跟魔鬼豈不「一樣」?

魔鬼教唆你離家出走,上帝也是。

問題是,哪個才是你真正的父?那裡才是你真正的家?

打個比方,我們都是「楊康」,很捨不得放下「當前的父與家」,寧願自己繼續姓「完顏」,不回復姓「楊」,於是,「故意忘記」親生父母告知自己的那些宗祖故事,否認那個「從前的父與家」

是的,魔鬼教我們「離家出走」,天父上帝也教(呼召)我們「離家出走」,問題在於,你想繼續姓「完顏」,還是回復姓「楊」,即最終認定,哪個才是父哪裡才是家。

所謂「信心」抉擇,便是在「兩個家」之間做抉擇。

……

不一樣的「詩與遠方」

盡末了,以「我」為例:

諸君看我的「旅行史」,應發現,人家旅行,是「出去」,求「擴張」,美加英澳已嫌不夠,要撒哈拉,要亞瑪遜,還要北冰洋、南極洲,越「遠」越好,越大氣越體面。我呢,只一味「返大陸」,認祖歸宗,越走越「近」,侷促得很;因我不追求「擴張」,我只是想「回家」。

看到嗎?——

別人的「詩與遠方」是空間性的;

而我的「詩與遠方」是時間性的。

他們以為,能去到南極甚至火星,那便是「詩與遠方」;而我呢,其實也不是要去長安或三峽,我只是借此尋找認同自己的「生命根源」,以之「追思」我的「詩與遠方」。

那位牧師說的信心,以「擴張」為尚,一看便知是空間性的「信心」;但聖經啟示的真信心,卻以「思念」為本,是時間性的「信心」。

很玄嗎?

一點不!

我終身不買房子,就是因為,買房子是一個「空間概念」,會在一定程度上窒息你的「時間概念」,使你忘了,起碼是不夠注意,更美的家曾在「過去」,並且「將來」會完全實現,那是一個「時間概念」。

偽基督教世界到處都是「空間概念」的偽信心——實即不信,而真信心只可能建基在堅實的「時間概念」之上。

(按:偽基督教信仰裡面的「時間概念」,分明是偽裝的,他們並不真在乎過去與將來,所希求的只是「當下擴張」。)

夠了,說話為知音,玄或不玄,各安天命。

……

本輯日誌到此為止。

此後「事忙」,或什麼時候復工,也會多寫像本輯那樣的「短篇」。